欢迎光临 中医人才教育培训网!
今天是: 中文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疗法各论 > 传统中医
传统中医

龚千锋谈几种常用中药炮制增效的原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时间:2022-09-29 03:54:18 浏览:2023 次

全国名中医龚千锋是江西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对中药炮制有其独到的研究。中药来源非常广泛,其内在成分也十分复杂,加工炮制与中药的疗效关系极为密切,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下面就几种常用的中药谈谈其炮制增效的原理。

黄芩清热燥湿药,性寒味苦黄芩在传统的冷水软化切片过程中,常常有变绿现象,有“越绿疗效越好”的说法。经研究证实,其变绿原因是黄芩的有效物质:黄芩苷等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自身存在的黄芩酶水解产生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黄芩素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变绿、失效。故此“黄芩越绿疗效越好”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为了防止炮制时黄芩变绿,可将冷水浸润法改为蒸制法软化。其方法是将原药材除去杂质,置上大汽的蒸锅内,蒸30分钟,取出,趁热切片。其有效物质——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抗菌作用最强。黄芩蒸制后可以破坏酶,保存甙类成分,酒炙后可缓和其苦寒之性,有效成分可提高16.7%,从而可以提高疗效。

延胡索一味良好的止痛药,为了提高临床效果,传统有醋炙、醋煮、酒炙等法。延胡素的镇痛有效物质是延胡索乙素等生物碱成分,它们在生药中是呈游离状态,难溶于水,但经过米醋煮制后结合成延胡索乙素醋酸盐,入汤剂时易被煎出。实验证明,延胡索水煎液中总生物碱含量:醋制品为49.33%,生品为25.06%,提高近1倍,从而增强了药物的镇痛效果。《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载:“酸先入肝。”醋制入肝而止痛。故在元胡止痛片、舒肝丸、定痛五香丸、乌金丸等中成药中都是用醋制延胡索来增强其疗效。

杜仲一味补阳药,其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杜仲的炮制方法甚多,有蜜炙、姜炙、盐水炙、醋炙、炒炭、砂炒等。现多采用盐水炒至焦黑色,丝易断为度。杜仲主含杜仲胶、树脂等成分。杜仲胶为一种硬性橡胶类,它的存在阻碍补肾壮腰的成分煎出,经盐水炒后,药物在高温处理中硬性橡胶受到破坏,这样就可以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增强其疗效。降压成分是松脂醇2-β-D葡萄糖甙,动物实验证明,其降压作用,盐水炒比生杜仲强1倍,杜仲煎剂比酊剂作用强。故此,盐水炒后可直走下焦,增强补肝肾、强筋骨及降血压的作用。

何首乌补阴药。其性温,味苦、甘、涩,入肝、心、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及清热解毒的功能。

生首乌苦泄性平兼发散,具解毒消肿、润肠通便作用,用于风疹瘙痒、肠燥便秘、久疟不止、高脂血症等。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胶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脂血症等。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造成腹泻。本品含有卵磷脂约(3.7%)、蒽醌衍生物、二苯乙烯甙、淀粉、脂肪、矿物质等。其中卵磷脂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脊髓的主要成分,也是红白血球及其他细胞膜的必要原料,并能促进血液细胞的新生发育,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何首乌中的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阻止类脂质在血清滞留或渗透动脉内膜,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游离蒽醌类也能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再吸收。二苯乙烯甙衍生物亦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且有保肝作用。临床上用首乌制剂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明显的稳定作用。所含的结合性蒽醌能促进肠管蠕动,导致泻下。经黑豆汁制后,使有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转为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故免去蠕肠。制后还原糖增加1倍,故增强了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之功效。

总之,中药必须依法炮制,才能保证质量,提高中医中药炮制的宗旨就是为中医临床服务。但鉴于传统炮制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理论奥妙,加之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故此还有许多古老的炮制理论和多数中药炮制原理尚未得到证实和阐明,有待我们去努力探索研究,使中药发挥更好的临床效用。(龚千锋 张的凤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传承

更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 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 并启动“中医药法宣传月活动”

    6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总结中医药法实施三年以来的贯彻落实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主持会议。

    2020-08-20
  • 教育部:将增设中医疫病课程 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培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8月27日表示,将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

    2020-08-27